初识Ripple:一周诞生的前端实验
在Inferno、React和Svelte等框架的演进历程中,开发者@trueadm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这些思考最终凝结成了一个独特的作品——Ripple。这个用TypeScript编写的UI框架,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核心开发,它融合了React、Solid和Svelte的精华,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。
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,不建议用于生产环境。
与传统框架不同,Ripple采用了JS/TS优先的设计理念。它引入了一个全新的.ripple
文件扩展名,允许开发者在一个模块中自由组合TypeScript和增强版JSX语法。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开发体验,还意外地让大型语言模型(LLM)能更好地理解代码结构。
核心特性解析
响应式状态管理
Ripple的响应式系统采用$
前缀标识:
let $count = 0; // 自动触发重新渲染
counter.$current++; // 对象属性同样适用
衍生值处理尤为优雅:
let $count = 0;
let $quadruple = $count * 4; // 自动追踪依赖
组件架构创新
组件定义采用类似函数声明的方式:
component Button(props: { text: string }) {
<button>{props.text}</button>
}
特别的是,JSX可以直接作为语句使用,无需return操作。
类型系统与工具链
- 完整的TypeScript类型检查
- VSCode插件提供语法高亮和实时诊断
- Prettier支持.ripple文件格式化
与众不同的设计哲学
控制流革命
Ripple彻底重新设计了模板中的控制流:
<div>
if (x) {
<span>条件渲染</span>
}
for (const item of list) {
<li>{item}</li>
}
try {
<ErrorComponent />
} catch {
<FallbackUI />
}
</div>
这种设计让逻辑与模板的结合更加自然。
响应式集合
框架提供了特殊的集合类型:
import { RippleArray } from 'ripple';
const list = new RippleArray(1, 2, 3); // 完全响应式
装饰器系统
元素引用捕获变得异常简单:
<div {@use (node) => console.log(node)}>
点击检查控制台
</div>
当前局限与未来展望
虽然创意十足,但Ripple目前还存在明显短板:
- 缺少服务端渲染(SSR)支持
- 类型系统尚未完善
- 文档和示例相对匮乏
不过,这些限制反而让Ripple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技术实验场。许多创新概念,如响应式属性传播、装饰器系统等,都可能为其他成熟框架提供灵感。
快速体验指南
通过StackBlitz可以立即尝试:
npx degit trueadm/ripple/templates/basic my-app
cd my-app && npm install
npm run dev
或者直接访问在线示例。